城市介紹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城市观看簡介  »  成都市

成都市

一、成都概況

        成都,位于四川省中部,是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成基本上古蜀文明的重要导源地,“天府之国”的中心,有着世界少见的3000年城址不迁、2500年城名不改的历史特征。前316年,秦灭蜀,始设蜀郡并成都县。前311年,仿秦制重建城垣,为有文献记载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之始,迄今已有2300多年。汉因织锦业发达专设锦官管理,故有“錦官城”“锦城”之称,五代后蜀时遍种芙蓉,故别称“芙蓉城”“蓉城”,简称“蓉”。1921年始设市政筹备处,1928年正式设市。

1、曆史沿革

成都具有悠久而獨特的曆史始原,文化積澱極其深厚。早在距今約4500年至3700年,成都平原已出現被後世稱爲“寶墩文化”的一系列古蜀先民的聚落中心。這些聚落中心均已夯築了城牆,建築了祭奠和集會的場所。根據“金沙遺址”出土的大批曆史遺存,基本可以推定,至遲在殷商晚期至西周前期,今天成都一帶已經成爲古蜀王國的中心都邑所在;而根據成都商業街戰國船棺葬群的發現則進一步證明,至遲在戰國早期,今成都市區中心也许已經出現比較規範的古典城市,極有也许就是古籍所說的古蜀最後一個王朝“開明王朝”的國都。公元前316年,秦滅蜀,以其地設置蜀郡,在蜀王舊都一帶置成都縣,爲蜀郡治所。公元前311年,蜀郡守張若在蜀國都城成都的基礎上,修築成都大城和少城,城市規制仿造秦都鹹陽,這一重大事件被後世公認爲成都建城的標志。此後,蜀郡守李冰在蜀人治水事業的基礎上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把成都平原造就成爲富饒的“天府之國”,爲成都城市的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使成都敏捷成爲西南地區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自秦代興建成都大城2000多年以來,成都城市或毀而重建,或擴而新建,城址從未遷徙,“成都”這一名稱也從未改變,在中國衆多曆史文化名城之中是絕無僅有的。兩漢時期,成都城市經濟获得長足發展,到西漢末年已成爲僅次于長安的全國第二大手工商業都會。成都不僅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商品經濟活動的中心,也是“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和重要口岸。從兩漢至三國蜀漢,成都精美的蜀錦一直受到官方和民間高度贊賞和歡迎;這一時期,成都因出現一座專門織造蜀錦的官營作坊“錦官城”而獲得“錦官城”和“錦城”兩個別稱。唐代,以成都爲中心的“劍南西川道”是全國最富庶的地區,當時有“揚一益二”之說。中唐以下,成都又成爲唐王朝的“南京”。五代前、後蜀和兩宋,成都的繁榮再一次達于鼎盛,後蜀主孟昶曾下令在成都城上遍植芙蓉,成都故此获得“蓉城”的別稱。宋代,四川地區被劃分爲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簡稱“川峽四路”,“四川”一名即由此而得,成都爲益州路治所在。元代,建置四川等行中書省,簡稱四川省,以成都爲治所,這是成都爲省治之始。明代,在四川建置四川承公布政使司,成都爲布政使司治所。明末清初,成都地區先後發生張獻忠大西軍、明軍及清軍之間的多次戰爭,城市遭到毀滅性的打擊,整個城池成爲一片廢墟,四川省的治所也一度逼上梁山從成都移往川北的阆中;從康熙到乾隆,清政府推行“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政策,鼓勵墾荒占田,使川西平原和成都城市經濟再度繁榮。經過康熙、乾隆年間的兩次重建和擴建,一座宏偉的成都新城又重新耸立于原來的舊城址之上。清代,四川承公布政使司改爲四川省,成都爲四川省治。民國初年,成都仍爲四川省治所在地。1922年,成都、華陽兩縣合並爲市,成立市政公所,縣治保留。1928年,成都市政府建立,成都市爲省轄市、省會。1949年12月,成都解放,始爲川西行政公署駐地。1952年,行署撤銷,恢複四川省建制,成都市爲四川省省會至今。


洛帶古鎮

來源:成都年鑒社——2019年卷《成都年鑒》

2、行政区划与人口 行政区划  

       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也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成都市的行政辖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经调整逐步扩大:1976年将温江地区的双流县、金堂县划入成都市统辖;1983年,实验市领导县的体制,取消温江地区,将其10个县并入成都市;1990年,调整成都市区划,将原来的5个区划分为7个区;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原新都县、温江县撤县设区;2015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双流县撤县设区;201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资阳市代管的县级市简阳市改由成都市代管;201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原郫县撤县设区;2020年6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将原新津县撤县设区。截至2020年,成都市辖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双流、郫都、新津12个区,简阳、都江堰、彭州、邛崃、崇州5个县级市,金堂、大邑、蒲江3个县。另外,成都市有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新区——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2014年10月2日被国务院认定为国家级新区),2020年4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设立成都东部新区。  来源:综合成都年鉴社——2019年卷《成都年鉴》、《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设立成都东部新区的批复》(川府函〔2020〕84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取消新津县设立成都市新津区的批复》(川府函〔2020〕127号)  人口和民生福祉   成都市人口规模稳步扩大,年末有常住人口1633.00万人、比上年增加28.53万人、增长1.78%,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94.0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3.12%、提高1.27%;有户籍人口1476.05万人,增加40.72万人。全市常住人口地区分布出现变化,“东进”区域常住人口增长2.76%,“南拓”区域常住人口增长4.46%;“11+2”中心城区(含成都高新区、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有常住人口1093.17万人,增加24.89万人。成都市人才新政成效明显,新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4人,吸引25.4万名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卒业生落户。全市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128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工资性收入24782元、增长8.7%,经营净收入4279元、增长12.8%,财产净收入4367元、增长6.4%,转移净收入8701元、增长5.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7312元、增长7.9%,恩格尔系数33.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35元、增长9.0%,其中工资性收入11155元、增长11.2%,经营净收入5238元、增长3.6%,财产净收入2133元、增长8.2%,转移净收入3609元、增长11.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977元,增长9.3%,恩格尔系数36.6%。全市城乡人均收入倍差1.90,比上年缩小0.02。全市社会就业形势良好,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7.6万人,其中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实现再就业9.1万人,“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新增8.8万人,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人数248.9万人。全市民生及社会事业全年投资990.4亿元、增长18.4%。全市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817.9万人,其中参保职工614.9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50.8万人,其中参保职工655.0万人;征地农民参加养老医疗保险人数173.3万人;有2.5万名城镇居民、8.9万名农村居民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投入保障资金7.0亿元,其中投入农村5.2亿元;有各类社会福利机构213个,拥有床位3.5万张;有社区养老设施2089个,拥有床位3.0万张;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4206处,社区服务中心354个。  

來源:成都年鑒社——2019年卷《成都年鑒》

3、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概況


詳情請關注:http://www.chengdu.gov.cn/chengdu/rscd/gmjjhshfzgk.shtml


二、旅遊成都


詳情請關注:http://www.chengdu.gov.cn/chengdu/rscd/lvcd.shtml


三、投資成都


詳情請關注:http://www.chengdu.gov.cn/chengdu/rscd/zdzsxm.shtml


産業體系

1、5+5+1”重点産業體系 

成都正重点发展“5+5+1”产业,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开放型産業體系。   

2、先進制造業 

對先進制造業的具體産業進行介紹,包括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醫藥健康、新型材料、綠色食品産業。   

3、現代服務業 

對現代服務業的具體産業進行介紹,包括會展經濟、金融服務業、現代物流業、文旅産業、生活服務業等。  

4、 新经济 

成都正努力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新經濟發展先行示範區。

郑州诺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23成渝雙城實驗室智企會 版权所有

豫ICP備2021015734號-1